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

人人想咬一口的“蘋果”

在北京三裡屯village購物中心蘋果零售店的體驗區裡,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:有帶著孩子來的父母、有衣著時尚的“90后”、還有鬢角斑白的老年人。這裡就如同一個大客廳,無條件地歡迎著每一位客人。無需茶點咖啡,iphone4已經足夠讓他們瘋狂。

在這家店一層的收銀區裡,你會看到另外一番場景:黑西裝、帶耳麥的保安背著手嚴肅站立﹔拿著卡或現金的人排成幾排,表情大多欣喜﹔訓練有素的收銀員會微笑地告訴每一個人:請稍等,今天人比較多。

這就是讓人著魔的“蘋果”,這就是讓人妒忌的“蘋果”,這就是讓人猜不透卻又放不下的“蘋果”。

“蘋果”究竟是哪裡好

蘋果的產品到底好在哪裡?可以套用一句李宗盛《鬼迷心竅》的歌詞:“有人問我你究竟會是哪裡好……沒見過的人不會明了。”

戴小姐是蘋果系列產品的超級粉絲,從第一代ipod到MacBook Air再到最新的ipad、iphone4,她是樣樣不落,全部收入囊中。在戴小姐看來,蘋果的產品早已不僅僅是產品,而是升級成了一種創意的載體、一種不落俗套的象征。“誰可以把電腦做得不像電腦,把MP3做得不像MP3?全世界隻有蘋果能做到!”

王小姐今年過生日收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“蘋果”——itouch。經過半年多的使用,她最滿意的就是itouch的觸摸功能,“又炫又好用”。她將itouch和其他品牌的觸摸屏手機和MP4進行了對比,“不比不知道,它還真是更靈敏,反應更快速。輕輕一碰,就可以知道我要什麼,這實在太棒了。”

作為專業的軟件工程師,彭先生對於蘋果系列產品中獨具匠心的軟件設計感到很是欽佩。在他看來,這些軟件和蘋果產品的硬件非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。“匹配程度是一般的通用電腦軟件所無法比擬的。這種相互融合,確實是其他電腦公司很難模仿的。”

楊女士剛給自己5歲的孩子買了個ipad,簡單的操作和靈敏的感應,讓孩子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新玩具。楊女士感覺,和之前孩子用過的那些電子黑板、學習機比起來,ipad具有非常強的拓展性。

用戶體驗設計的秘密

如果你想要仔細閱讀蘋果ipad的說明書,那你肯定要失望了,因為它的說明書似乎更像是一張明信片——沒有說明書的另一個含義是:使用太方便了,不需要說明書。而這正是蘋果一直秉承的用戶體驗設計理念的直接體現。

所謂用戶體驗設計,就是指在討論產品功能與性能之前,首先從能為用戶提供怎樣的體驗這一角度出發,提煉產品的理念。換句話說,就是以用戶為中心進行設計的方式。

以蘋果在21世紀的第一個新作品,也是為其從電腦公司轉型為消費電子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ipod為例,在其問世之前,索尼、三星等廠商早已推出了自己的MP3產品,且銷量一路攀升。ipod之所以橫空出世,就是因為其看准了當時MP3產品普遍存在內存過小的通病,用超大的內存和創意的軟件實現了ipod與電腦的全面同步轉換。

用戶體驗不是震撼性創新,而是把眾多不被重視的細節做好。比如像在iphone裡放大照片,不用按“放大”鍵,隻需手指輕輕一拉即可做到。這種創新本身不需要多大的技術含量,隻需要遵循讓用戶的使用方法簡單、再簡單的思路,從而最終回歸到最方便、最自然的用戶體驗。

“永不過時”為哪般

在蘋果專用的iTunes軟件應用平台上,你可以找到幾十萬個不同類型的應用軟件,無論是天氣預報還是網上讀報,不論是炒股指南還是炒菜指南。

正如蘋果掌門人喬布斯所說:“他們(其他廠商)已經解決了硬件問題,但他們無法做好軟件。而我們的軟件比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軟件都至少先進5年。這一點他們很難超越。”

喬布斯對於軟件的喜好和倚重也是其他公司掌門人所難以企及的。蘋果為消費電子業界開辟了“硬件+軟件+內容”的全新盈利模式讓其在今年市值超過微軟。

據悉,目前蘋果App Store約有1.37萬名開發者,每天平均可以提供近300個新應用。而蘋果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軟件檢測,以保証所有應用軟件可以在相應的產品上正常運轉。

“鐵打的蘋果,流水的軟件”,這種軟件開發模式無疑成了蘋果創意力量的重要來源,同時也為用戶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受,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“蘋果永不過時”的原因所在吧。

后記:就在iphone4所向披靡的浩大聲勢裡,一款針鋒相對的“樂Phone”品牌在北京高調推出,發起這場挑戰的是柳傳志和他的聯想集團。

“如果賣不過iphone,就是我們的失敗。”柳傳志堅定的語氣讓我們感到,中國被品牌的力量改變,也用自己的方式為品牌書寫新的含義。本版將繼續跟蹤報道。

http://it.people.com.cn/BIG5/42891/42895/13444920.html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